当前位置: 无量光佛教网 > 佛要救你 > 上人 >

杂净土系以实相为体、纯净土系以佛名为体。实相为体,容混自力;佛名为体,纯彰愿力

杂净土系以实相为体、纯净土系以佛名为体。实相为体,容混自力;佛名为体,纯彰愿力 ,佛教论坛
(一)什么是体
  1.体即本体,相对名称。
  2.体即本质,相对外表。如人身细胞为体,冰以水为体。
  3.体即属性,相对表相。如金坚性,水湿性。
  4.体即事物的本质属性、本体存在。

(二)为什么要辨经体
  1.体不同,用也不同。如金能断,木能燃。
  2.明体识用,依体起用。为修行证果,须明经体。

(三)实相为体
  1.天台: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。
  2.凡夫迷倒,言念皆妄。诸佛大觉,无非实相。如蚕怀丝,口口吐丝。
  3.实相真理,能破虚妄无明。
言下谛信,妙契如是;依之起修,必成正觉。
说有极乐,就有极乐;说能往生,就能往生

(四)佛名为体
  1.《往生论注》: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。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,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,即“以佛名号为经体”。
  2.出第十七愿,咨嗟称名故。
  3.每文每句,国土庄严、如来法力、菩萨功德、众生往生,都是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展现。
  4.体必具用。经以无量光寿名号为体,有摄众生同生净土、同证无量光寿之用。

(五)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
  1.佛名为究竟圆满之实相。
  2.实相如稻米,佛名如香饭。成分虽一样,作用大不同。
  3.“实相”,又称真如、法性、佛性、心性、空性、一真法界等等,也就是万法本来的体性,不生不灭,不增不减,具含万德。
然有性有修,于凡唯是性德,不见修德,故众生佛性虽与如来等,依然不免轮回;修德有功,超凡入圣,方乃证显性德。然有分满,菩萨分证,唯佛满证。又诸佛所证三身四智虽皆平等,愿行因缘有别故,独有阿弥陀佛摄其满证实相、一切依正功德,于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中,全体授与浊恶众生。
  4.圣道门,理实相;净土门,事实相。
  5.理深解微,难行道。真如实相,第一义空,曾未措心。
  6.事显可依,易行道。但称佛名,暗合道妙,潜通佛智。如手机、飞机。
  7.实相为体,广通诸大乘经;佛名为体,别显净土三经
  8.佛名为体,纯彰愿力;实相为体,容混自力
  9.直据实相起修,则成自力、难行。
10.若依佛名起行,自成他力、易行。
《往生论》“称名如实修行”。
《往生论注》判弥陀佛名即是“实相身、为物身”。

(六)问答
  1.问:同是三经,为什么有“实相为体”与“佛名为体”的判教差别?
    答:立场不同,角度有异。
天台宗站在“众生性德”,也就是圣道门自力修行的立场,总判诸大乘经以实相为体,判净土三经也不例外。
净土宗站在“弥陀修德”,也就是阿弥陀佛他力ben愿的立场,显明净土三经以阿弥陀佛名号为体,所以独立于一切圣道诸经之外,高超于诸大乘经典之上,而成为净土宗之正依经典。
总判“实相为体”,若“以圣释净”,则掺杂而不纯粹,疏阔而不贴切,难以显明净土法门他力、果教的特色,下劣根机难以相契;别判“佛名为体”,纯粹“以净释净”,真正显出阿弥陀佛他力果教的实质,上契净土特别教理,下契凡夫陋劣根机。
    弥陀要解》虽延天台宗通判实相为体,实则以一句无量光寿名号为实相至极,正与“佛名为体”相通,故能别出手眼,妙释持名。

  2.问:“实相为体”与“佛名为体”的不同判释,对净土教法及行人修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?


    答:“实相为体”与“佛名为体”的不同判释,使自古以来的净土教形成风格迥异的两大体系。
    其一为纯净土系,即是以昙鸾、道绰、善导为相承的净土宗体系,判三经以“佛名为体”。既以佛名为体,落实在行人修持,解门上必然强化说明此一句名号因中之大愿大业、果上之万德万能,以激发行人之信愿;行门上必然以因地六度万行为方便,以果地万德洪名为究极,而总卷万善万行,归极于专称佛名一行,所谓“万行俱回皆得往,念佛一行最为尊”,虽说定散两门,意在一向专称,定散即是异方便,称名独为正定业;证果上必然速疾顿超,依佛名圆满功德,五乘齐入报土,速得阿耨菩提,即证法性法身,行普贤德,度化十方


    其二为杂净土系,即是以天台宗为代表,夹杂圣道诸宗观念的净土教系,其判三经以实相为体。既判实相为体,解门上必然重在说明吾人心性之不生不灭、非东非西,所谓十万亿外极乐不出当前一念之心、无量光寿佛名正是众生本来心体,以启众生之解悟;行门上必然以自证心性之实相念佛为最上、究竟,而以持名念佛为下根入手之方便,目的在以持名证入实相;证果上必然依众生此土功行之深浅,显彼土得益之高下,故天台判四土差别,凡夫只能往生最下的凡圣同居土,再于彼土渐次修行,经久成佛


    可见对净土三经经体的不同判释,正是形成净土两大教系的分水岭。

  3.问:有关净土三经,“实相为体”与“佛名为体”之判,何优何劣?
    答:角度不同,各有便利。
    与而论之,当以“佛名为体”为主,适当结合“实相为体”表述,更为明了。
    夺而论之,唯实相无自证之功,虽言“凡圣齐圆,普该于含识”,“但以垢障覆深,净体无由显照”;而名号有化他之用,乘“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之誓愿,放“念佛众生,摄取不舍”之光明,致使“众生称念,必得往生”。
    实相为体,唯有契证实相,才是如实修行相应,所以诸大乘经无不以契证实相为宗名号为体,但只称名,如彼名义,即是如实修行相应,故净土三经皆以专称佛名为宗
   实相为体,修因即不离当念;名号为体,起行必舍自归他。实相为体,入手难而功行渐,愚劣下机不能措心,虽有上根悟入,无奈无始业根难消,要藉生生不退,方有出尘阶渐;名号为体,下手易而成功高,五苦凡夫直尔称名,佛光来照,现生即入正定,毕命直取涅槃。十地等觉,位邻极果,尚赖闻无量寿佛声而心得开明,不敢有疑,信知一念大利、无上功德。
    实相为体,随证悟浅深,有品位高下,故机分三辈,土见四差,乃至无明分分破,实相分分圆,究竟登于寂光;名号为体,以果地觉为因地心,本则三三之品,今无一二之殊,同一念佛无别道,远通法界皆兄弟,五乘齐入报土,一道同归涅槃,证弥陀之光寿,显普贤之化仪:有如是等种种差别。
摘自《佛说阿弥陀经》讲义——上人依善导祖师讲解 全文连载


(发布者: 欢迎投稿,责编:无量光,网站:佛要救你讨论请进入:佛教论坛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